在6502电气集中庞大的网络体系中,开路即断线故障的发先率足故障总数中最大的。尤其在一个站场开通运行以后,由于地质、鼠害等许多因素都容易造成开路故障,虽然发生率较高,但处理起来比较简单,现在就针对开路故障的一些特性来分析处理。

首先要掌一些断线故障的常用处现方法:断线故障一般采用电压法查找。 对于能断开电源或故障状态下无电压的回路,可采用电阻法查找。
这里介绍四种方法:经验测量法、分段测量法、借用电源极性查找法、接地测量法。

一、经验测量法

事物是运动的,运动总是有规律的。故障的发生也遵循这一规律:有其普遍性,也有其特殊性。一些故障尤其是室外故障的发生,总是在儿个常见的部位上。 如线圈断线,元件失效,接点接触不量、插接不良等。以道岔电气故降为例加以说明。

道岔无表示且源电压正常送至道岔。先测整流二极管两端,有电压,则二极管坏;无电压,再测移位接触器,有电压,移位接触器接触不良;无电压,再测开闭器接点,那一组接点有电压,哪一组接点不良;仍无电压,再看插接件好不好。这种方法较为简明直观,可以脱离图纸,一般情况下能迅速处理出来。但有其不足之处,一方面,没有考虑故障的特殊性,漏检部分线路;另一方面依靠无电伍确记电路良好进行判断不确切,倘若因表笔接触不良,将会造成误判。

二、分段测量法

如图所示:某组道岔定位无表示,电压能正常送出:先测X至二极管负极之间的电压,若有电压,表明该段电路故障。因为正常时该段不应该有电压,它只是一根连通的线。然后分段测量,先测电缆合3号端子至插接件1号端子之间,有电压,则该段开路;无电压再测插接件1号端子与开闭器21接点之间, 有电压,说明该段开路;无电压,再顺着电路移动测量,只要测出两个端子或接点之间有电压便是故障所在之处。这种方法思路较为清晰,且整条故障线路得到了检查,保仍存在经验测虽法的第二种缺点。另外当线路正、负电源控制线同时断线时,就无法查出故障点。

三、借用电源极性查找法

如图所示,定位无表示且电压正常送出,能在电缆盒3与5号端子上有交流110V电压。先测二极管两端,无电压,再将一支表笔放在3号端子上,即XI 也就是DJF,另一支表笔接在9号端子上,无电压,说明DJZ没有送到二极管的正极上,因而要釆用借负找正的方法,接在DJF的表笔不动(即3号子上的表笔固定不动),另一支表笔接到插接件的3号端子上,无电压,说明DJZ未送到插接件,即电缆盒5号端子至插接件3号端子之间开路;有电压, 再将移动的表笔接到移位接触器的04端子上,无电压,说明插接件3号端子至移位接触器04端子间开路;有电压,再顺着电路移动测量,故障出在有电与无电压之间。反之,如采DJZ已送到二极管的正极而DJF未送到二极管的负极,那么,就要采用借正找负的方法了。这种方法适用于故障回路附近有电源, 而且电表表笔引线够长的情况下。其判断结果是很确切的,室内各种断线故障的 查找均可用此法。

四、接地测量法

对于交流回路来说,因交流电源两极对地电压接近电源电压的一半,所以, 可通过测量其对地电压来判断电源哪一极已送至被测端子。如测量某端子有110V左右的对地电压,说明220V的交流电源己送至该端子。但必需断开负载侧的回路方能确切判断。否则,另一极电源通过负载反串到被测端子而造成假象。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室外电缆故障。如:某架信号机的红灯灭灯,在靠近信号楼的电缆盒能测到220V交流,而靠近信号机处的电缆盒测不到电压,至少可以确定故障点在两个接线盒之间,到底是XJZ断线还是XJF断线,可以测两个端子的对地电压来判断。据以上所述,在不甩开负载的情况下,如果直接测两个端子的对地电压,均会有110V,因为无论哪一极传送线路断线,另一极电压通过 BX30变压器一次侧会反串到故障极的接线端子上。因此,须甩开负载,才能获得正确的判断。甩开负载后,如果测到XJZ接线端子对地有110V,说明XJZ己送至该端子,故障点在XJF输送线路上。反之,如果测到XJF接线端子对地有 110V ,说明XJF已送至该端子,故障点在XJZ的传输线路上。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交流回路。

来自网络,修改整理后发布。